西方不敗、贏球機器、日不落王朝:道奇隊開季前25戰分析

沒有任何人、或哪支球隊會是「中國武漢肺炎」疫情下的受惠者。無論是生命威脅、經濟損失、各種權利及活動被剝奪,都沒人能逃過。但在MLB的情境下,我們還是可以說,洛杉磯道奇或許是蒙受最多損失的隊伍之一。他們是本季的奪冠熱門、更是聯盟近代最成功的球團 — 連七年分區第一、近三季年均100勝、兩次聯盟冠軍、2016~2018年皆闖入國聯冠軍戰……而雖然兩次世界大賽都吞敗,但請容我提醒:獲勝的太空人、紅襪隊,後來都被證實用科技儀器非法盜暗號。即便去年也在首輪惜敗給國民,106勝戰績仍說明藍衫軍的戰力依舊如日中天。更可怕的是,道奇並未安於現狀。這支上季例行賽最多勝的隊伍,季前 — 這裡指原定的開季時間 — 又大手筆換來兩名戰力可觀的選手,

新娛樂城

分別是原本效力於紅襪的Mookie Betts、David Price。縱使Price扮演的是負資產角色(即便扣除紅襪吃下的薪水,

完美真人

剩餘三年48M仍是一筆昂貴開銷),他依舊是個不錯的投手,近三季有年均2.1WAR、81ERA-、89FIP- 的不俗績效。但當然,Betts才是此樁交易的大獎 — 自他登上大聯盟後,全MLB只有Mike Trout貢獻更多的勝場數;道奇隊上個月更與其簽下13年392M、球史第二大的合約,再次充分地為他的實力背書。 一支戰績最佳隊伍,又補進了最強選手(之一),將產生什麼結果?帳面上來看,戰績可能會不如去年 — 來自權威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、Baseball Prospectus的演算預測系統,季前分別預估道奇能拿97、103勝。此結果其實不讓人意外:首先,106勝本身就是難以複製的高度,當中可能蘊含些許運氣,往正常值迴歸(regression to the mean)的確不無可能。此外,戰力異動也並非只進不出,拿下Betts和Price的同時,也損失了去年拿下國聯防禦率王的柳賢振、產能穩定介於2~3WAR的前田健太、賣給紅襪的前百大新秀Alex Verdugo、老將Rich Hill…等等。然而,同樣道理也適用於其他隊伍。在迴歸演算後,接近百勝的預測其實很難出現。FanGraphs今年季前只預估道奇、太空人能拿超過95勝(皆為97勝),並預測道奇有90.4%機率完成分區八連霸、97%機率晉級季後賽。Baseball Prospectus更估算道奇能奪103勝,且由於西區沒其他隊伍的預期勝率超過五成,系統預測道奇進季後賽機率高達99.9%、並和分區榜眼有24場勝差。驚人的實力差距,使得一切看似妥妥當盪 — 直到中國武漢肺炎推遲了球季。 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。這場世紀大疫重塑了2020年球季,原先的162場賽季縮減為60戰、季後賽改成16隊 — 兩項改變都對實力中堅、或中下的隊伍有利;但對於像道奇、洋基、太空人這樣的超級強權不利。統計上而言也很好理解:球季縮短代表樣本數更少、恐怕更難反映真正實力,運氣左右戰局的空間擴增;擴增季後賽輪次,也讓分區冠軍必須多打一輪外卡系列戰,所以就算道奇還是拿下分區龍頭,價值也縮減了。同樣根據FanGraphs預測,光是球季從162場縮水至60戰,道奇奪分區龍頭的機率便自90.4%下滑到71.7%、進季後賽機率則從97%變85.9%。而在季後賽改制後,雖然道奇的晉級機率回升至95%(打進季後賽的門檻下降),但闖入分區系列賽的機率,卻從80%重挫至59.4%。在162場、60場、60場+季後賽改制三種狀態下,預估奪冠率分別為20.2%、19.5%、14.9%。縮水賽季無疑提升了強隊的風險,舉例來說,若2018年球季只打前60場,道奇的戰績將只有30勝30敗(該季最後仍完成分區連霸)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,對於才剛耗費大手筆買下Betts和Price的道奇而言,這顯然不是好消息。而且,原本能狠敲一筆的商業價值也跟著縮水。所幸,在沒有任何事能按計畫進行的2020年,仍然有無法被打破的鐵律,例如:道奇隊還是在贏球。他們在本季前25場就拿下18勝、勝率是駭人的72% — 換算成完整賽季是117勝的表現。在包括Price申請退賽等不利因素下,藍衫軍不僅沒低於預期,反而打得比預測更好。他們的團隊數據也顯示,這並非好運導致。道奇的得失分差是+63,同期間聯盟沒有其他隊伍高於+40。國西的兩支主要追兵教士、洛磯,得失分差加起來(+31)甚至連道奇的一半都沒有。而一向強調均衡、無弱點的藍衫軍,這季同樣展現攻守兼備的樣態。 首先,敵方打者僅能從道奇手上擠出0.208/0.276/0.341的火力,0.27wOBA的成績領先全聯盟。進攻端,球隊目前的線性打擊產值(不考慮場上時機),高於聯盟平均15.6分,也排MLB前五。團隊攻守兩端的wOBA值差距高達0.065,同樣獨走全美職。細部數據也非常扎實:打者的Barrel%(預期打率超過五成、OPS超過1.5的擊球)是MLB榜首的9.8%、HardHit%(擊球噴速超過95英哩)則是第二的41%;團隊預期打擊率(0.276)、長打率(0.514)、xwOBA(0.366)…全都排聯盟前三。全隊只追打24.4%壞球,MLB最低。投手也不遑多讓 — 除了防禦率、對戰wOBA等帳面數據獨走聯盟,對手的Barrel%、Hard Hit%也分別排第二、第一。當他們的投球被打進場內,敵方的預期產能(0.312xwOBA)只些微落後出賽數少的紅雀隊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三振保送比,目前全隊15.3%三振率減保送率,「只能」排MLB第十。事實上,雖然表面成績亮眼,但投手群 — 尤其是先發,可能才是眼下最需擔憂之處。首先,扣除本季尚未被轟的Tony Gonsolin之後,輪值的其他投手(Clayton Kershaw、Walker Buehler、Ross Stripling、Dustin May、Julio Urias),目前FIP都超過3.99。或許是因為季前熱身進度落後,新生代王牌Buehler的狀態明顯不正常 — 雖然球速與生涯平均相去不遠、揮空率也維持住,但控球陷入掙扎。過去兩季分別有54.3%、54.1%投球通過好球帶,今年只剩51.1%。更重要的是,他去年的投球進壘點熱區,較能鎖定在右打者外角低的位置,但本季更容易往中間位置竄。動態追蹤系統Statcast也指出,他這季投出明顯壞球的機率(9.4%)比過去兩年高(7.4%);另外,

線上娛樂城

打者出棒的機率亦下滑了6%,或許也意味著他們更容易選掉不該打的球。 比起還在找手感、三振保送比只剩1.9、滾地球率也下跌7%的Buehler,我們比較不用擔心Kershaw。他還是一位好投手,但由於今年已經32歲,將會以可見的速度繼續衰退。好消息是,

博樂棋牌

他本季的球威明顯反彈,所有球路都比去年快0.5~1.5英哩,三場先發交出9.5和1.6的K/9、BB/9,以及65.1%滾地球率,都說明實力仍然在線。然而,老衰的Kershaw越來越無法承擔失投的代價 — 自2017年後,他逐季的被擊球均速分別為85.3、87.9、88.6、89.7英哩,且近兩季投不到200局就被敲32轟,對手一棒打沉他的風險與日俱增。以中後段輪值定位而言,May、Gonsolin、Urias三名年輕投手的情況還算不錯。以水平位移極大的伸卡球做主戰武器的May,三振能力普普(升上MLB後K/9值僅7.8),但靠著98英哩均速掩護,他能用非常積極的投球策略(本季超過六成投球通過好球帶),換取低保送率(生涯BB/9僅1.5)、又可控制挨轟率(職涯HR/9僅0.77)。Urias今年的進階數據不佳,被只剩5.5的K/9值醜化,但他的被擊中球率76.4%,與職涯平均(75.5%)相去不遠,還不至於讓人太擔心。Gonsolin去年已有不錯成績,這季直球均速更從93.6英哩上漲至95英哩,

線上娛樂城

做為吃局數用的輪值備胎,很夠用了。 最讓人擔憂的恐怕是Stripling。比起Buehler本季仍保有與生涯平均差距不到2%的擊中球率、直球均速也僅相差0.3英哩內,Stripling的情況之糟更容易察覺。他的控球走鐘程度更嚴重 — 近三季,他每年將球投進好球帶中央的機率,皆穩定維持25%~26%之間,這季卻陡升至30.1%;投球通過好球帶的機率,則從生涯平均的50.9%(去年49.5%),上升到本季56%。此外,他也調整了配球策略 — 相較於去年,這季速球比例高一成、變化球少一成。球速雖然比去年快一英哩,但只有92英哩均速的球質,仍無法阻止「多投直球進好球帶」的策略演變成一場災難。Stripling的投球被擊中率,從過往的75%~77%上升到85%。連三年低於32%的壞球追打率,這季只剩下28.8%。近四年不曾高於89.2英哩的平均擊球噴速,今年暴漲到92.1英哩。更誇張的是,去年高達50.2%的滾地球率,今年竟只剩28.4%。他本季的四縫線速球垂直位移量,也是五年來最糟。無論是健康、控球、策略、球威……哪裡出問題,他現在就是很不對勁,球隊必須儘速修整。總的來說,這組先發仍值得高度期待,但在Price退賽、Stripling和Buehler狀態明顯不佳、Kershaw老衰風險加劇、其餘年輕投手也尚未成大器的情況下,風險恐怕比帳面成績顯示得大。 近年時常讓道奇捏把冷汗的牛棚,反倒意外地穩健 — 隊上九位投超過8局的後援,除了9局三振13人、防禦率只有1的Jake McGee,其他人的平均被擊球噴速都低於90英哩。兩位能負責關門的Kenley Jansen、Blake Treinen,今年的狀態都比去年好很多,他們和Caleb Ferguson、Dylan Floro的防禦率都不到1,後兩人更分別有6.5、8.0的三振保送比。再加上其他配角,如火球小子Brusdar Graterol、老臣Pedro Baez、火爆眼鏡哥Joe Kelly、Dennis Santana…等人也都交出堪用表現,本季的道奇牛棚相當「鐵」:目前僅有1.57防禦率、2.8FIP。除了出乎意料靠譜的牛群,兇悍的野手才是藍衫軍殺遍各隊的最大武器。目前全MLB只有運動家野手群(5WAR)的貢獻度略勝道奇(4.9WAR)。而且,這還是在全隊打席前兩多的選手Cody Bellinger、Max Muncy陷入低潮時(今年分別只有52和88wRC+)產出的成績。在本季14位上場過的道奇打者中,只有他們和Joc Pederson、Kike Hernandez的wRC+不到107。這支球隊多年來篤信的深度哲學,再次於幾位主力陷入掙扎時,出手拯救了他們。直到今日,「團隊深度」仍是被很多人低估的環節,他們依舊無法理解即便是MVP級球星,都還是可能受傷或突然陷入低潮。堪稱當今球界第二人、全能程度甚至能挑戰Trout的Betts,本季成績完全證明,道奇補進他,不只不是某些人口中的「多餘」、奢侈,在Bellinger陷入大低潮之後,反而得說「還好有買他!」。這位生涯136wRC+的進攻高手,本季似乎又進化了:他未曾高於88%的Contact%(擊中球率),今年上升至90.8%,總揮空率3.5%也是職涯新低。他的壞球追打率還是低得可怕(17%,生涯平均20%)、而飛球率48.1%為生涯最高、強勁擊球率55.6%更比職涯均值多出快兩成!無論這些數據能否維持,他現在的0.305/0.359/0.653、170wRC+、聯盟最強的外野守備,都大大幫助了道奇隊。 35歲的Justin Turner逐漸無法抵擋老化趨勢,但精湛的進攻技術,仍使其128wRC+的成績不讓人感到意外;一向穩健的Chris Taylor本季也有114wRC+、無論站哪個位置都能來些美技守備的貢獻。兩位捕手Austin Barnes、Will Smith,亦持續提供相當有水準的攻守績效。甚至連Edwin Rios、Matt Beaty這一砲一槍兩枚小將都能偶有佳作 — 雖然合計59打席僅1保送,但也交出8支長打、產能分別有167及120wRC+。然而,整條打線最讓道奇迷驚豔、並且放下疑慮的,是外野手A.J.Pollock、游擊手Corey Seager這一老一少。即便昔日有過輝煌成績,但拜去年不堪入目的季後賽表現所賜(Pollock在14個打席吞11次三振、Seager也只交出0.15/0.19/0.20的三圍),兩人近年節節下滑的數據,成為不斷被檢討及擔憂的焦點。Pollock已經連三季wRC+未能突破111,而隨著年紀增長,以往優秀的跑壘和中外野守備都在退化,上季更因傷只出賽86場。Seager在生涯前三年轟出135wRC+後,近兩季分別下跌至106及113wRC+,而且同樣被傷痛纏身,上述的兩年之間還夾一個Tommy John手術。但今年打到現在,兩人的進攻產值分別有140、164wRC+。兩人的數據進化皆非空穴來風。他們都對打擊策略做出了調整:Pollock在縮減揮棒熱區面積的同時提升擊球仰角 — 本季23.1%壞球追打率生涯新低、60.8%揮擊好球率也低於過去兩年;擊球仰角15.8度和41.1%飛球率皆則為職涯最高。相較於Pollock更挑剔的揮棒,Seager則選擇積極進攻,近三季不高於51%的揮棒率,今年暴漲至57.4%。他過往鮮少被敵方視為需要閃躲的長打者,因此不突出的揮棒率,可能會讓他放過太多能打的球。現在,他交出了不到10%的被三振率、0.303純長打率、93.5英哩平均擊球噴速,通通遠優於生涯其他賽季。 好的,我知道有些人會想聽聽Bellinger、Muncy、Pederson到底發生什麼事了。首先,雖然我不否認他們這季的狀態確實偏差,但也必須提醒的是,三人現在的BABIP值(球打進場內後形成安打率)分別只有0.169、0.175、0.156,都是很難長期維持的數字。並不是說他們單純運氣不好,

線上娛樂城推薦

只是這數據本來就容易隨機浮動,也沒有任何合格的大聯盟選手,真正實力僅有如此。三人職涯的BABIP分別為0.296、0.27、0.257,即便因狀態不佳而下修,也不該這麼低迷。當然,除了運氣不站在他們這,也還是有些問題值得檢討。Muncy的選球表現、擊球型態大致正常,BB/K、滾飛比、擊中球率…都與生涯平均差距不大,壞球追打率甚至比去年降了6.4%。但不知是否受慢熱影響,擊球品質下滑不少,平均擊球噴速從近兩季的90英哩,跌到本季只剩86.7英哩;而且他的滾地球有73.1%是拉擊,創生涯新高。過去兩年皆高於兩成的平飛球率,這季是低到荒謬的9.3% — 理論上,平飛球率也是很隨機浮動的數據,所以可期待之後反彈(平飛球率與BABIP有顯著關聯);然而Muncy這季的擊球仰角忽高忽低、拉擊太多滾地球,也說明揮棒、擊球穩定度確實不若往年。與Muncy一樣,Pederson的xwOBA也高於wOBA,代表預期成績高於實際數據。但0.317xwOBA仍是職涯最差的表現 — 他以往每年都有40%以上的Hard Hit%、這季只有31.9%。也跟Muncy一樣,他這季的滾地球有63.2%來自拉打,連五年上漲且創生涯新高。過去幾年,Pederson飛球或平飛的強勁擊球率,都落在47%~52%之間,這季卻銳減到38.5%。所以,即便平均擊球噴速看似正常,但力量都集中於拉擊的滾地球(可能被佈陣擋下),而飛球或平飛卻都軟弱無力(被外野手輕鬆接殺)。而且,他本季的揮空率是近五年最高。 好消息是,他和Muncy的選球都還在,而擊球狀態更容易修正或調整。相較之下,Bellinger的問題複雜得多。「Bellinger為何如此掙扎?」大概是這季夏天最火熱的論題,但似乎沒太多共識。首先,與Muncy、Pederson類似,他的0.317xwOBA也比0.236wOBA高出一截,顯然運氣也是不好。但那仍然不是好看的數字,而且近三季90~91英哩的擊球噴速,今年也只剩88.5英哩。事實上,我們也得懷疑Bellinger去年的數據有多少灌水成分 — 他在2017、2018、本季的平飛球率,分別為17.6%、19.9%、19.2%,上季的26.2%頓時很突兀。也有其他顯而易見的數據,證實他的狀況不在顛峰:滾飛比1.03生涯最高、滾地球拉打率逼近七成、平飛或飛球的強勁擊球率下降一成,且31.3%拉打率創職涯新低、壞球追打率也比去年多出5.8%……。投手對付他的策略越來越精明,也是另一個可能的解釋:依其生涯效率數據,Bellinger最不擅長的是外角速球,但今年卻在該進壘點有不錯的表現,反倒是偏高速球及內角打得很差;去年他對戰速球的長打率,主要便來自於內角和上緣,這季則是原本屬於弱點的外角低,成績比其他位置好。然而相較於去年,他這季面對的速球進壘點分布,更集中於好球帶上緣,也是今年打不好的位置。 除了本季打不好偏高速球、對手也積極進攻此點,Bellinger也遇到更高比例、且位置更低的變化球。投手今年投給他的速球比例(55.1%)是其職涯新低、變化球系的29.5%比例卻是生涯最高。此外我們也可發現,以往(無論生涯或去年)當投手丟出變化球時,都專注於進攻他的外角;本季的熱區則是往內角移動,但垂直位置似乎控得更低。或許只是小樣本,但有一個理論可能性是:Bellinger去年打外角變化球的成績極差,而許多人都知道,他曾在今年休賽季試著調整揮棒機制;雖然我們無法確定原因,但修正打外角球的弱點,恐怕是目的之一。結果,本季投手認知到,進攻外角低不再是唯一能解決Bellinger的選項,他反而開始對偏高速球、低角度變化球苦手。這些結果都是季初調機制造成的嗎?很難證明,畢竟多數人都不是揮棒分析師。但數據上仍能看到一些端倪 — 投手微調了進攻Bellinger的方式、而他也在加強應付外角低球的效率的同時,對內角及上緣位置苦手。而為了擺脫低潮,消息指出他在八月中旬以後,又調回了更趨近於上季的打擊機制。但截至目前,Bellinger仍然與滾飛比上升、更容易追打壞球、內角和高球進攻能力弱化……等問題搏鬥中。 值得慶幸的是,就如前述所提,揮棒機制、擊球品質是相對容易修正的環節,數據結果也更隨機、更浮動。根據近年經驗,像Bellinger、Muncy、Pederson這樣陷入擊球低潮的道奇打者,通常都仍能維持夠水準的Contact%(擊中球率)、選球也不至於大走鐘。而且他們普遍都還年輕,因此谷底反彈完全可以期待、也隨時有可能發生。而且,這支球團最恐怖的地方正好是,即使有兩三名主將陷入低潮,優異的深度仍使得其他人加總的貢獻,還是能技壓大多數的其他隊伍。所以,縱使無論是先發輪值、或某幾位主力打者,都依舊有尚待修正的問題,道奇隊還是在贏球。而在開季戰績火燙的洛磯、教士隊,近期開始遇到比道奇更多麻煩的情況下(當然,他們的陣容深度完全不在同一個水平上),藍衫軍已經一鼓作氣將分區的領先勝差擴大到四場。因此,打完賽季前25戰後,們奪下分區冠軍的機率已飆漲到88.8%、晉級季後賽機率99.6%、奪冠率15.8% — 所有數字都是全聯盟最高。縱使2020年是個詭異年份,依然有些鐵律無法被打破:例如,道奇隊還是一臺效率驚人、幾乎無法找出致命缺陷的贏球機器。彷彿日不落王朝,他們永遠是所有西區球隊的夢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