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眾人眼鏡!原本金管會只打算核發兩張純網銀執照,不過在考量到許多國家均發出多張執照,促進金融創新的情況下,
線上百家樂
金管會30日傍晚宣布打破原先兩張執照計畫,一共發出三張執照,將來銀行、樂天國際商業銀行、LINE BANK人人有獎。臺灣金融創新將邁入全新時代。
客群各有不同,三家業者都奪照
金管會30日正式公布純網銀執照名單,由將來銀行、樂天國際商業銀行、LINE BANK三家業者奪下。
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,三家申請業者的客群不同,都有助於提升金融創新,參考香港近期已經陸續核發八家純網銀執照,
戰神賽特訊號
南韓也計劃加發第三張執照,因此決定核發三張純網銀執照,而非一開始所預設的兩張,顧立雄表示,短期內沒有計劃開放其他業者申請純網銀執照。(純網銀會抓到金融小白嗎?
將來銀行
由中華電信領軍的將來銀行,一直被外界視為「本土保障名額」,市場一致認為奪照機率相當高。董事長由前蕃薯藤創辦人陳正然出任,執行長、總經理分別由劉奕成、梅驊出任。
將來銀行策略長吳建頤認為,股東皆由本土企業組成是優勢之一,目前光是籌備處成員,就已經有70人,是所有純網銀團隊中最多的。
「我們是唯一沒有文化差異的隊伍。」進一步分析,中華電信除了擁有1千萬的用戶基礎,既有的數據與資安技術,也是發展純網銀重要的資產。占股9.9%的全聯,也讓將來銀行成為三支隊伍中,唯一擁有實體通路的,零售、金融的基礎,都能成為往後發展的利基。(他說:這是一場Unfair Game)
南韓的K-Bank當初靠著跟電信業者合作,在推出的前15個小時,就吸引1.5萬人開戶,在短短一個月內就達到50萬的用戶數。梅驊曾表示,有信心在第三年到第四年當月損益轉正,約在第五到第六年累積損益開始打平。
將來銀行強調一切「合法合規」,系統還沒開始建、合約也都沒簽,籌備處目前有大約70名員工。相較於LINE、樂天,將來銀行的劣勢在於,沒有成功經驗可循,除了缺乏既有生態系基礎,客戶也必須從「零」開始經營。吳建頤認為這其實是好事,建立生態圈時不會受繼有包袱限制。
樂天商業銀行
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強調,「血統純正」是最強優勢。樂天在日本已經累積18年的純網銀經驗,且從未發生過任何詐騙情事,交易監控系統、詐騙防制系統、高風險檢測系統都非常成熟。
同時,也已在全球市場有超過70項服務與事業群,
百家樂賺錢
目前全球約有12億人口在使用樂天服務,生態圈基礎穩固。值得注意的是,
錢盈娛樂城
日本樂天純網銀是全球少數已經獲利的純網銀,樂天要把日本成功模式移植臺灣,據了解,樂天早在執照公布前,就開始著手建置機機房設備,目標開業三年內做到損益兩平。
LINE BANK
LINE純網銀布局態度積極,LINE Bank籌備處執行長黃以孟表示,未來LINE Bank所有的設備、資料通通都會落地臺灣,未來規劃是一個主要機房,搭配一個備援地點的配置,預計本季就會開始建置,解決資料落地臺灣的關鍵問題。
LINE BANK最大的優勢,是在臺灣有2,100萬的用戶基礎,以及LINE Pay結合一卡通電子支付的經驗。2017年開業的南韓純網銀Kakao Bank,發展軌跡類跟臺灣的LINE BANK類似,2014年切入金融領域,推出行動支付Kakao Pay,讓Kakao Bank在上線短短五天內,衝到100萬的開戶數量。此外,股東組成包括富邦、中信、聯邦、渣打等四家銀行,是三隊中擁有最多消金銀行股東的隊伍,配上電信、數位服務等股東組成,對於打造金融基礎、發展生態圈相當有利。
LINE Bank董事長將由來自韓國的LINE財務長黃仁埈擔任;總經理由在銀行業有30年服務經驗的前北富銀前執行總裁黃以孟擔任。2,100萬用戶是優勢,也是LINE在發展新服務的包袱,雖然市場聲量大,並不代表繼有用戶能轉換成獲利,像是先前在臺灣推出的LINE 旅遊、LINE MOBILE服務,皆未能帶動明顯獲利成長,
百家樂現金版
是LINE Bank未來挑戰之一。(企業最忌諱:新鮮人愛假會)
奪照純網銀比較
最快2020開業
觀察臺灣周遭鄰國,腳步最快的日本在2000年就開放純網銀,中國、韓國分別在2014及2017年陸續開放。
臺灣雖然網路滲透率、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都很高,不過根據金管會數據,國人使用網銀比率不到四成,
包你發娛樂城
且大多僅使用「轉帳」、「帳戶查詢」等服務,網銀使用程度仍有很大成長空間。期待純網銀發揮「鯰魚效應」,刺激臺灣金融科技創新,同時打破傳統金融體制框架,讓小型企業、年輕人更容易取得金融服務。
臺灣金融業存在過度競爭、銀家家數過多(Overbanking)問題,近年傳統實體銀行早已嗅到市場生態改變,紛紛推出數位銀行、帳戶應戰,純網銀可承做業務與現有銀行相同,業者不能只是複製現有網路銀行服務,必須帶來破壞式的創新做出區隔,否則再網路銀行跟純網路界線日趨模糊的狀態下,未來純網銀無論是在爭取客源,或是獲利上都面臨很大挑戰。(團隊臃腫!Uber史上最大裁員)
取得執照的兩家業者,向經濟部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,最快在2020年可以開門營業,預估至少三年才有機會損益兩平,未來將端出那些創新服務,值得期待。
責任編輯:蕭閔云
文章源自於數位時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