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職棒32年中信兄弟年度回顧十年一刻

經過十年的等待,六次的失利,中信兄弟在2021年賽季終於不再兵敗臺灣大賽,成功拿到關鍵的第四場勝利,也收下了中信集團接手後的第一座總冠軍。 比起前一個球季,中信兄弟在2021年走的並沒有那麼順利,除了再次有主力選手遭遇傷病問題之外,比起去年擁有穩定的先發輪值,今年中信兄弟在洋投陣容僅有連續兩年拿下年度MVP的德保拉讓人安心,本土陣容則在黃恩賜因傷缺陣大半賽季的情況下,靠著鄭凱文頂住一個席次,

WM完美真人

直到季中選秀選進的呂彥青頂上後,才稍稍緩解缺口。 即便如此,中信兄弟仍在上半季拿下季冠軍,下半季也直到最後才與季冠軍擦身而過,再度帶著年度第一進軍臺灣大賽,而這次兄弟不再讓球迷失望度過冬天,在臺灣大賽以直落四擊敗統一獅,終於拿下睽違已久的總冠軍。 接著,就一起來回顧今年中信兄弟在各個位置上,選手們的表現如何。 洋將今年球季開打前,中信兄弟準備了四名洋將,包括去年就確定續約的德保拉與萊福力,以及兩名未曾來臺打球的新洋投─歐尼爾與加百利。 不料,歐尼爾的傷勢恢復不如預期,直到球季開打後確定提前解約離臺,球隊也緊急先後找回了去年曾效力的羅傑斯,以及加拿大籍的左投格里斯,還有日籍的高野圭佑。縱然找來了不少人,但能夠穩定貢獻的人並不多,羅傑斯狀況不如去年,格里斯與萊福力後續也因傷勢問題影響出賽,高野更是遲至洋將大限前才獲得首次的一軍出賽機會。 為了備戰臺灣大賽,球團在球季尾聲還找來了象魔力與華德茲,這兩名一左一右的投手,經實戰的測試後也決定將他們帶進臺灣大賽名單,華德茲最後更成為封王戰的勝投。 接著,就先看看他們今年的數據,再來回顧一下整年表現吧。  姓名 G GS IP W L ERA WHIP SO% BB% 德保拉 26 25 178 16 4 1.77 0.99 26.23% 3.51% 加百利 24 12 83 3 3 4.01 1.31 16.8% 4.41% 羅傑斯 17 12 78 1/3 2 5 4.94 1.44 19.36% 6.07% 萊福力 8 8 36 2/3 1 5 8.35 1.88 8.52% 9.09% 格里斯 3 3 17 1 1 5.82 1.35 16.9% 7.04% 象魔力 4 2 12 2/3 0 2 5.68 1.97 19.05% 12.7% 華德茲 4 2 18 1/3 1 0 2.45 1.04 12.33% 10.96%  連續第二年拿下年度MVP,也差一點拿下投手三冠王二連霸的德保拉,今年無疑是陣中最穩定的先發投手。有過去年的經驗,加上今年比賽用球的恢復係數下修,讓德保拉的壓制力看起來更為驚人,防禦率幾乎是去年的一半,每局被上壘率也低於1,在投球局數比去年還多了快四局的情況下,整體用球數還比去年少了將近300顆,也難怪球隊會在季中出現韓國球隊可能有興趣的消息後,快速的出手搞定續約,確保2022年賽季挑戰連霸的路上,能繼續保有這名壓制能力強大的投手。 擁有過大聯盟先發輪值的經驗,加百利原本也被期待扛起先發輪值,

金旺娛樂

但前幾次的先發卻老遇上用球數偏高的問題,怎麼投都贏不了球,等到找回狀態後,卻又碰上疫情停賽的困擾,復賽後先發了三場就轉換身分,改以後援出賽,沒想到這一轉變讓他成了牛棚的重要戰力,也讓當時表現比較辛苦的牛棚獲得舒緩,只可惜因為家庭因素須提前離臺,讓他無緣灑下冠軍香檳。 同樣在去年有過上場紀錄的萊福力與與羅傑斯,今年的表現都與前一年有不小的落差,萊福力去年就因傷勢問題提前脫離戰線,今年雖然傷癒,但球速有比較明顯的下滑,也讓他整體壓制力下滑;羅傑斯則可能是因為年紀也不小了,再加上缺少了春訓的儲備,剛來臺的時候明顯不在狀態內,後來雖然逐漸找回球速,但控球的狀態卻一直不夠理想,儘管在洋將大限前對富邦投出不錯的表現,最終仍被教練團割愛。 格里斯原先被期待靠著左投的優勢壓制對手,但實戰後發現他的威力並不理想,加上受腿部傷勢影響,雖然給了他時間在二軍養傷兼調整,但最終還是因為來不及恢復到比較好的狀態,直接讓他離開。 球季尾聲找來的華德茲與象魔力,則都有控球上的狀況。右投的華德茲速球威力不錯,滑球的變化軌跡也算犀利,只是控球實在有點驚人,如非獅隊在球季尾聲的狀況不佳,臺灣大賽的第四戰應該沒那麼好過關;左投的象魔力則是在先發與後援出賽的時候判若兩人,球速並不算太快的象魔力,在先發的時候或許是考量到體力的分配,球速比起後援的時候大概要慢個5km左右,但控球卻也沒有因此提升,轉至後援的時候則是可以比較毫無保留的投球,透過球速的提升增加了整體的威力,不過這兩位洋投有控球上不夠理想的問題,新球季想看到他們可能不太容易。 本土先發扣除洋將,本土投手應該還要有至少兩人能夠扛起先發的任務,而去年表現不錯的黃恩賜原先被預期應該要扛下一個位置,今年卻因傷導致全年僅9場出賽,如果沒有回任先發的鄭凱文,以及季中選秀選進的呂彥青,今年中信兄弟在本土先發這個位置幾乎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。 除了前述三人,包括廖乙忠、陳琥、余謙與魏碩成,今年也都有一軍的先發紀錄,接著就先看看他們今年的累積數據。  姓名 G GS IP W L ERA WHIP SO% BB% 鄭凱文 22 21 130 12 7 4.08 1.30 16.3% 3.26% 呂彥青 13 11 60 2/3 2 3 4.60 1.48 20.52% 10.07% 黃恩賜 9 7 37 2/3 2 1 4.30 1.35 12.42% 8.07% 廖乙忠 16 6 46 0 3 4.11 1.28 13.33% 7.18% 陳琥 7 7 33 2 2 5.18 1.52 14.58% 9.03% 余謙 2 2 8 1/3 1 1 7.56 1.68 5.26% 5.26% 魏碩成 2 2 8 2/3 1 0 1.04 1.38 15.38% 12.82%  首先看到鄭凱文。今年的比賽用球修改,鄭凱文就是受惠的選手之一,畢竟球速已經不如過往剛返臺的時候,但靠著依舊不錯的控球能力,只要能將球路的進壘點控制在邊邊角角不好打的位置,搭配身後隊友們優秀的防守能力,鄭凱文依舊有能力繳出不差的表現。值得注意的是他今年主要面對的對手是新軍味全龍,相較其他各隊,龍隊的打者經驗比較不足,新賽季如果鄭凱文的定位還是先發,或許還是要開發出面對其他三隊打現實的策略才行。 今年選秀入隊的呂彥青,是還沒完成的年輕左投,從今年的表現來看,未來可以期待他的表現更上一層樓,

魔龍之戰

今年投出的最快球速大概可以來到143km左右,如果新賽季有完整春訓後,或許有機會將他實戰的均速提升到143km,搭配他軌跡不錯的變化球,中信兄弟未來的先發中可以期待有至少一席還不錯的本土左投手。 前一個賽季表現令人驚豔的黃恩賜,正式上一軍前就已經動過刀,也因此他到底耐戰程度如何,一直都是大家關心的焦點。今年球季開打前就傳出肩部不適,也讓球隊慎重應對,畢竟是花了不少錢投資的未來王牌,讓他一直到狀況比較穩定後,才在下半賽季首次在一軍出賽,從今年整體的表現來看,肩膀稍微影響了他的投球,但畢竟他也對投球姿勢與發力的部位做了調整,適應期是必須的,或許在新的賽季,可以期待看到一個更不一樣的黃恩賜。 曾投出自培大驚奇,讓自己入選12強國手的廖乙忠,今年在一軍出賽是後援多過於先發,未來在球隊的定位估計也是會以這種救火隊的任務為優先,未來也有可能接手官大元現在的長中繼任務。 陳琥、余謙以及魏碩成三人,則都是還在磨練他們的投球能力,有天分是他們共同的特點,最早入隊的陳琥需要的是更多的自信,以及體能的提升,來支持他在長局數的投球都還能維持一定的控球水準;余謙需要的是在二軍度過一個健康完整的賽季,先證明自己有能力在二軍繳出一定水準的表現,再往一軍挑戰;魏碩成的部分則是要讓自己控球更為穩定,畢竟以他的能力,只要將球塞進好球帶,打者要打好並不容易,但他卻常常因為控球問題導致用球數偏高,也讓打者太好做出選擇,只要控球能力有所提升,要爭取在一軍先發並不是不可能的。 後援今年一軍有過後援出賽紀錄的選手共22人,扣除掉主要以先發為主,以及前面有放在先發位置討論的廖乙忠之外,共有13人,其中7人(包含高野圭佑)在內出賽皆不滿5場,也就是說,今年一軍的牛棚出賽主要集中在6人身上。 這代表什麼呢?代表這6位選手穩定度不算太差,至少教練團交付的任務他們多半都能達成,但同時這也代表著他們今年的工作量都不低,6人之中出賽數最少的是王奕凱的34場比賽,共投了32局,其餘選手則都至少45場以上,大概是每三場就要上場一次的頻率,蔡齊哲的56場更是逼近每兩場比賽就會出賽一次。 或許有人會說,牛棚投手的工作量本來就比較沒有先發那麼大,但要知道,他們並不是有上場才有熱身,而是有危機就會熱身,很多時候是熱身了但沒出賽的狀況,這樣對於選手來說也是一種消耗,而且牛棚投手基本上不像先發投手一樣是固定的出賽頻率,這對於投球後的疲勞恢復效果相對就沒那麼好,對於中信兄弟來說,這幾位選手的使用狀態,絕對要加倍注意才是。  姓名 G GR IP H SV ERA WHIP SO% BB% 李振昌 53 53 52 2 24 2.42 1.02 29.13% 7.77% 蔡齊哲 56 56 62 1/3 20 0 2.45 1.17 14.34% 8.37% 吳俊偉 55 55 59 27 4 3.20 1.24 19.20% 6.8% 謝榮豪 46 46 47 8 0 2.87 1.28 15.82% 7.65% 官大元 49 49 66 6 0 3.14 1.24 10.74% 6.67% 王奕凱 34 34 32 2 0 2.81 1.69 28.97% 15.86%  季後動了手術解決骨刺問題的李振昌,連續三年出賽破50場,今年的53場出賽、52局投球與24次救援成功都寫下生涯新高,解決了骨刺問題後的李振昌,可望帶著更健康的身體上場,但考慮到他畢竟已經35歲,狀態如果開始下滑也屬正常,新球季開始球隊真的應該要替他尋覓接班人了。 同屬勝利組要員的蔡齊哲與吳俊偉,今年也都十分辛勞,各自吃下了56場與55場的出賽,兩人同樣在下半季出現比較明顯的疲勞感,不管是球速或控球都與上半季有落差,防禦率從上半季不到2,到下半季分別飆破3與4,蔡齊哲在下半季的BB%甚至飆破11%,都顯見偏高的出賽量讓他們有一些過勞的問題,如何從其他投手中找出可用之兵,同時也願意給予更多信任,是中信兄弟在挑戰連霸的路上,能否持續保有這幾年重要的武器─牛棚的重點之一。 要說到給予更多信任,謝榮豪應該可以獲得更多機會。這邊說的機會,倒不完全是上場機會,畢竟今年整個賽季下來,他還是出賽了多達46場,只不過教練團對他的信任感比較沒有那麼足夠,在領先或平手的狀況下得到的出賽數較少,如果可以分擔部分這樣的出賽機會,也會讓前述三人不用那麼辛苦。 同樣辛苦的官大元,今年靠著開季連續無責失的紀錄成功抓住眾人的目光,雖然後來的表現沒有開季的勇猛,但整年下來也貢獻了49場出賽共計66局的投球,最終還獲得聯盟頒發的東山再起獎,而他也在頒獎典禮上鼓勵今年拿下中繼王二連霸的學弟吳俊偉,期許他好好加油朝三連霸邁進,並要他接受自己的挑戰,因為自己已經東山再起了,這一席話也成了今年頒獎典禮最大的亮點。 年輕的王奕凱,過去兩年在二軍主要以先發的路線來培養,但今年被拉上一軍開季名單後改從中繼出發,起初還能靠著不錯的速球與犀利的滑球來解決對手,但控球不夠理想的問題被對手抓到後,開始越投越辛苦,10月中被下放二軍後就沒有再回一軍出賽的紀錄。單看他三振的比例來說,對於一個後援投手是非常優異的,只不過他除了三振率高之外,保送率也不低,對於一個後援投手來說,這會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,或許球團還是應該要再思考一下,讓他重新回到先發的位置會更適合。 捕手扣除掉今年在一軍僅有一次代守出賽的吳明鴻,今年一軍在捕手這個位置的出賽主要就是由四名選手分擔,高宇杰算是度過了去年的低迷,今年算是逐漸找回主戰捕手該有的身手,雖然最終與金手套獎擦身而過,但相信未來他仍有機會再次挑戰。 黃鈞聲與陳家駒則是偏向一攻一守兩個面向,過往就給人有不錯攻擊能力印象的黃鈞聲,今年一度還成為一軍右打代打的人選,而在那段狀況好的出奇的時間,他更是幾乎每次代打都有好結果,至於陳家駒則是維持著他不錯的防守能力,基本上以他們三個為主的一軍捕手陣容,在兩三年內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,林明杰則會是有狀況的時候,三人之外的第一支援人選。  姓名 場數 全壘打 打點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OPS+ 高宇杰 86 5 27 0.233 0.277 0.348 76.9 黃鈞聲 24 1 11 0.286 0.304 0.381 94.2 陳家駒 49 1 10 0.200 0.289 0.240 51.8 林明杰 32 2 10 0.234 0.269 0.375 81.8  雖然打擊成績沒有那麼亮眼,但高宇杰算是成功擺脫了去年的低潮,在比賽用球的恢復係數下降的今年,還敲出了5發全壘打,與因傷動刀的張志豪並列全隊第五多,沒有意外的話,中信兄弟新一代的主戰捕手就是高宇杰的囊中物了。 黃鈞聲與陳家駒的部分,主要的任務還是會以防守優先,以學長的身分幫助高宇杰在主戰捕手的位置上可以更快成長,而林明杰則與前面所提相同,是前三人有狀況需要有人遞補時的第一人選。 從上面的表單中可以看得出來,這幾個選手在攻擊的部分來說都還不是很理想,僅有黃鈞聲繳出比較接近聯盟平均的OPS+,也因此目前還在二軍的捕手,包括2021年新選進的陳統恩、2020年選進的林吳晉瑋,甚至是今年只有一次代守機會的吳明鴻,只要能夠維持好的狀態,或許在一軍想要加強捕手這個位置的打擊威脅性的時候,他們都有機會竄出頭。 內野手內野目前算是中信兄弟相對穩定的位置,一三壘側的許基宏與王威晨都才30歲上下,中線的岳東華明年年底才要27歲,江坤宇甚至在明年球季中才要滿22歲,這一個組合只要沒有傷病問題的影響,基本上還可以再打個至少三四年都不用煩惱。 替補的部分,蘇緯達的年紀比許基宏大兩歲,杜家明明年初也才要滿26歲,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中線目前主要的替補,包含潘志芳、張志強以及陳偉漢都已經滿31歲,雖然擔任替補還算稱職,但球團的確也要開始從二軍尋找接著可以補上的人選了。  姓名 G HR RBI AVG OBP SLG OPS+ 許基宏 120 14 68 0.290 0.368 0.468 136.5 蘇緯達 36 4 16 0.224 0.315 0.364 92.8 林智勝 33 3 13 0.185 0.289 0.369 86.5 王威晨 113 1 34 0.323 0.368 0.354 106 潘志芳 65 2 15 0.242 0.279 0.348 77.7 岳東華 71 2 13 0.210 0.276 0.276 57.6 江坤宇 120 1 33 0.261 0.328 0.339 90.1 張志強 50 0 3 0.196 0.288 0.283 63 陳偉漢 34 0 2 0.269 0.305 0.321 78.1 杜家明 21 0 5 0.235 0.316 0.314 79.6  許基宏今年的穩定表現,直接的擠壓了蘇緯達的空間,或許是因為比賽用球的改變,許基宏今年在攻擊上做出比較明顯的修正,過往他就擁有很不錯的球棒控制能力,但今年他的確在對手針對他投了比較多的外角球的情況下,有把比較多的攻擊注意力放置在外角,同時也不完全以強硬的全拉擊揮棒來應對,而是順應球的來勢將球打向左半邊,從他的整體攻擊來看,逐漸從長打者轉為強打者,未來或許真的可以期待他在多項的累積數據上有更快速的增加。 雖然蘇緯達的位置遭受擠壓,但新球季如果中信兄弟無法留住林智勝,或許蘇緯達會有機會獲得更多的一軍出賽,畢竟攤開中信兄弟現有的替補陣容,要擁有足夠的長打威脅性的人恐怕沒有那麼多,在內野的位置上肯定就要看蘇緯達的表現了。 三壘側的部分,王威晨靠著他獨特的揮擊,依舊是聯盟中優異的安打製造機,同時也是球隊的攻勢發動機,攻守兩端都是球隊不可或缺的戰力,只要身體健康,三壘短期內不是中信兄弟需要太擔心的地方。 如果岳東華身體夠健康,中線由他跟江坤宇的搭檔大概是中信兄弟五年內的不動組合,今年在攻擊上雖然表現不理想,但考量到季前才開完刀,加上要回一軍的時候又碰上疫情停賽,整體的調整沒有那麼樣的理想,明年球季給他更完整穩定的出賽,以他的能力應該不需要太擔心。游擊防區的江坤宇在防守方面不讓人擔心,攻擊上雖然打擊不太亮眼,但比起去年來說,江坤宇今年在選球上的耐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,只要可以持續精進這個部分,挑選比較好攻擊的球路來出手,未來在打擊的表現上應該會再好一些。 儘管今年在一軍的出賽不多,但林智勝最後兩戰的那兩轟,除了讓自己追平聯盟生涯全壘打的紀錄之外,對於中信兄弟在總冠軍戰的打擊表現也是很好的刺激,向來可以以身作則的林智勝,現在更成為除了用自身表現之外,也能用言語與動作來激勵學弟的領袖,或許生涯即將走向尾聲,但中信兄弟仍該想辦法留下他。 中線的三名替補,今年在攻擊的表現上都不夠理想,OPS+通通不滿80,再加上年紀漸長,近幾年選進的年輕選手如果有人可以有穩定的攻擊輸出,有可能會讓他們逐漸淡出一軍輪替陣容。 外野手由於張志豪的受傷,今年除了陳文杰之外,連宋晟睿都獲得不少的出賽機會,只不過兩人在攻擊面上都還有加強的空間,尤其是陳文杰,還需要更相信自己才行。  姓名 G HR RBI AVG OBP SLG OPS+ 周思齊 69 2 22 0.228 0.284 0.311 69.3 張志豪 40 5 24 0.271 0.365 0.458 133.4 陳文杰 84 6 31 0.243 0.329 0.384 79.1 岳政華 29 1 3 0.136 0.255 0.205 31.8 詹子賢 105 10 62 0.275 0.356 0.415 118.8 陳子豪 114 14 68 0.276 0.388 0.448 137.5 宋晟睿 56 1 9 0.237 0.298 0.395 95.9 李聖裕 40 0 7 0.297 0.331 0.364 97.7 曾頌恩 26 2 3 0.279 0.326 0.512 135.9  連續四年敲出至少20轟的張志豪,今年因為受傷的關係,在疫情停賽期間決定直接動刀解決問題,這也讓他錯失延續開轟紀錄的機會。明年賽季復出後,張志豪應該還是球隊的主力中外野,只不過隨著陳文杰慢慢成熟,宋晟睿今年也展現絕佳的防守能力,未來張志豪應該可以慢慢把中外野防守的任務交給他們兩人分擔,從指定打擊的位置出賽也可以讓過往幾乎年年有傷情傳出的張志豪,擁有更長更健康的職業生涯。 雙子仍舊是中信兄弟攻擊的重心,陳子豪擺脫了去年的延遲出棒打法,改以不輕易對設定的位置出手後,今年找回該有的長打破壞力,選到的保送數更是今年聯盟之冠,這樣的蛻變對他來說絕對是正面的影響;季後開刀清除骨刺的詹子賢,今年則是靠著在臺灣大賽的好表現,

濕婆傳說

順利洗刷了他大賽軟手的汙名,只要能夠將專注力放在場上,不要太過在意一兩次的失敗,相信他能夠打出更好的表現。 比起去年,周思齊今年的打擊成績下滑不少,從比賽中感受到最明顯的在擊球力量的差異,對於中信兄弟來說,現在真正需要的恐怕已經不是他在打擊區上實際的表現,而是他能不能將自己過往的經驗教給學弟,

T9娛樂城

帶領著這批正要起飛的選手們更進步。 陳文杰與宋晟睿兩人,年紀上有點小差距,以中外野的接班來說,陳文杰頂多是過渡,畢竟不管是判斷能力、守備範圍還是傳球臂力,宋晟睿都比陳文杰更適合站在中外野防區,陳文杰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讓自己在攻擊面更加穩定,今年在複賽後他一度打得火熱,

QT電子自由國度

有球迷還曾戲稱他是吸收了張志豪的能力,但在球季尾聲他卻因狀況不佳下二軍調整,最終的結算成績也不夠理想,相較於宋晟睿甚至岳政華,陳文杰的防守能力都沒有那麼優異,因此打擊是他更需要倚重的武器。 宋晟睿與岳政華這兩名都有中外野防守能力的年輕選手,目前看起來仍舊是中信兄弟在未來的外野主力人選,防守上不需要太過擔心,但都需要注意如何讓自己在打擊上有更穩定的表現,無論是出棒好球帶的設定,或是身體強度的提升,在目前外野主力陣容年紀都還不算太大的情況下,他們還有在二軍練功的空間,一定要好好把握才行。 李聖裕與曾頌恩兩人,則是在未來要各自確立自己的長處,偏向短槍的李聖裕,要想辦法改善自己容易被變化球騙出棒的弱點,至少要針對自己出棒的好球帶有所設定,同時提升自己擊球的力道,讓自己打出更有品質的擊球內容;爆發力十足的曾頌恩,同樣要針對自己的出棒策略有所制定,選球是選擇要打的球,而不是在打擊區刻意地等待。 八年之內第七次闖進臺灣大賽,這次中信兄弟終於拿滿四場勝利奪下總冠軍,對於明年目標肯定放在連霸的中信兄弟來說,過往被人稱讚有深度的農場,是否能在至少上半季貢獻一定的選手量,讓今年拚到12月才放假的原先一軍的選手們有更多的休息空間,可能會是中信兄弟在新球季能否連霸的重要關鍵。  延伸閱讀中華職棒32年富邦悍將年度回顧中華職棒32年統一獅年度回顧中華職棒32年樂天年度回顧中華職棒32年味全年度回顧  圖片來源:兄弟Fans Club、運動視界授權使用影片來源:中華職棒官方Youtube頻道、中信兄弟官方Youtube頻道 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,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-什麼都聊廢文區、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!,